声音嘶哑吃什么药| 小便有泡沫是什么情况| 喉咙干咳嗽是什么原因| pussy 什么意思| 蚧壳虫用什么药最有效| 3月5日什么星座| 线索细胞是什么| 心率慢是什么原因| 颅压高有什么症状| 给朋友送什么礼物好| 电邮地址是什么| 绿卡有什么用| 深水炸弹是什么意思| 智字五行属什么| 画风是什么意思| 大疱性皮肤病是什么病| 流清鼻涕是什么感冒| 蹼是什么意思| 胆黄素高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查幽门螺杆菌挂什么科| 脚底抽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嘴唇周围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犯口舌是什么意思| 岁月如梭是什么意思| 海参什么样的好| 金风送爽是什么意思| joy是什么意思| 汗水多是什么原因| 文火是什么意思| 经期洗头有什么危害| 三重一大是什么内容| 2d是什么意思| 酒精对皮肤有什么伤害| 南辕北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龟公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幽门螺旋杆菌| 子宫后壁低回声是什么意思| 腱鞘炎用什么药| 吆西是什么意思| 车什么马什么| pc什么意思| 干姜和生姜有什么区别| 深圳属于什么气候| 肺纤维增殖灶是什么意思| 梦见掉了一颗牙齿是什么征兆| 手脱皮吃什么维生素| 手上长小水泡很痒是什么原因| 笑气是什么| 什么网站可以看三级片| 不近女色是什么意思| 刺梨根泡酒有什么功效| 冬菜是什么菜| 吃什么降肌酐| 腮腺炎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 户籍是指什么| 尿道痛什么原因| 孕妇抽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肚子饿了为什么会叫| 脉沉是什么意思| 撕漫男是什么意思| 反乌托邦什么意思| 什么颜色加什么颜色等于什么颜色| 中国的国菜是什么| 花容月貌是什么意思| 聿五行属什么| 感冒吃什么食物| 扑感敏又叫什么名字| 荣辱与共是什么生肖| 去侍庙有什么禁忌| 执行标准是什么意思| 端午节在什么时候| 在什么什么后面| 糖皮质激素是什么药| 闪光眼是什么症状| 为什么广西女孩子好娶| 口舌是非是什么意思| 什么清肠茶好| 什么什么不见| 回声结节什么意思| 女人更年期吃什么药调理最好| 中老年补钙吃什么钙片好| 菀字五行属什么| 左心室强光点是什么意思| 流明是什么意思| 嘴巴下面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农历六月是什么夏| 脾胃虚弱吃什么蔬菜| 可字五行属什么| 维生素B6有什么功效| 拉谷谷女装什么档次的| 脂溢性脱发是什么意思| 腐竹是什么做的| 恩客是什么意思| 云南有什么名酒| 什么公主| 高危型hpv52阳性是什么意思| 新股配号数量是什么意思| 黄金有什么作用| 载体是什么意思| 高尿酸血症是什么病| 屋尘螨和粉尘螨是什么|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谷草转氨酶偏低是什么原因| 黄鼠狼为什么怕鹅| h202阳性是什么意思| 严重失眠吃什么中成药| 乙肝145阳性是什么意思| 首鼠两端什么意思| 囊变是什么意思| 激光点痣后需要注意什么| 1982属什么生肖| 吕洞宾是什么生肖| 肝不好有什么症状表现| 为什么会莫名其妙流鼻血| 大学辅导员是干什么的| 甲亢适合吃什么食物| 35岁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 1979年属什么生肖| 甲不开仓财物耗散是什么意思| 梦见买车是什么意思| 中医五行属什么| 肾虚吃什么| 贫血什么症状| 三联律是什么意思| 消瘦挂什么科| 胆红素高吃什么药| 象牙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什么叫唐氏综合症| 幽门螺旋杆菌什么意思| 喉咙痛吃什么| 铝中毒有什么症状| 一月十七是什么星座| 长沙有什么山| 纳米是什么单位| 女生排卵期在什么时候| 月经血黑是什么原因| 金鱼可以吃什么| 减肥早餐吃什么好| 淋巴发炎吃什么药| 五月初五是什么星座| 干眼症吃什么药| 审时度势是什么意思| 鹰和隼有什么区别| 中药学学什么| 目是什么意思| 97年属什么的生肖| 扫把星是什么生肖| 心得安又叫什么名| 羊水偏少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木乃伊| 软饮料是指什么| 长可以加什么偏旁| 青金石蓝是什么颜色| 锻炼是什么意思| 石斛什么价格| 排暖期出血是什么原因| 杞菊地黄丸治什么病| 槐子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哈气是什么意思| 种牙好还是镶牙好区别是什么| 左腹部是什么器官| 紫颠是什么病怎样治| 彩礼是什么意思| 小舌头有什么用| 宫颈那囊什么意思| 滋阴润燥是什么意思| 保育员是什么| 后脑勺出汗是什么原因| 入户口需要什么资料| 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女生过生日送什么礼物好| 走四方是什么生肖| 细菌性阴道炎用什么洗液| 什么食物属于发物| 杜蕾斯是什么| 心里烦躁是什么原因| 泰山在什么地方| 梦见磕头下跪什么意思| 云代表什么动物| ahc是韩国什么档次| 宝宝干呕是什么原因| 奥氮平片是什么药| 做梦手机坏了什么预兆| 唐伯虎属什么生肖| 梦见掉粪坑里了是什么意思| 拔牙挂什么科室| 阿司匹林什么时候吃最好| 男生生日送什么礼物好| 新生儿晚上哭闹不睡觉是什么原因| 腊月初八是什么日子| 猿人头是什么牌子| 赟读什么| 20岁属什么| 两点水有什么字| 尿素氮高吃什么药|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食神生财是什么意思| 六月份种什么菜| 心病是什么病有哪些症状| 青什么黄什么| 手一直抖是什么原因| 隐翅虫皮炎用什么药膏| 保健是什么意思| 做梦梦到吵架是什么意思| 补牙为什么要分三次| 内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防代表什么生肖| 2007是什么年| 苟且是什么意思| 暗渡陈仓是什么生肖| 有什么寓言故事| 减震器坏了有什么症状| exp是什么日期| 六神无主是什么意思| 焗油和染发有什么区别| 副脾结节是什么意思| 人老了为什么会瘦| 桑葚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颈椎轻度退行性变是什么意思| 养肝护肝吃什么药| 血糖偏高可以吃什么水果| 小case是什么意思| 抿嘴是什么意思| 多囊有什么危害| 吃力不讨好是什么意思| napoleon是什么酒| 山竹什么样的好| 国籍是什么| 龟皮痒用什么药膏| 四川人为什么喜欢吃辣| 血稠吃什么食物好得快| 甲减是什么病| 西瓜虫喜欢吃什么| 闭合是什么意思| 产假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头发硬适合什么发型| 女性尿路感染有什么症状| ca登录是什么意思| iic是什么意思| 打完升白针有什么反应| 天天喝豆浆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历法是什么意思| 梦到钓鱼是什么征兆| 为什么会有盆腔炎| 番薯是什么| 10月9日什么星座| 乳果糖什么时候吃效果更佳| 病毒感染有什么症状| 打胰岛素有什么副作用| 胃寒吃什么食物好| 高铁不能带什么| 腹泻能吃什么食物| 什么时候去西藏旅游最好| 折叠胆囊是什么意思| mfg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再生纤维素纤维| 凌晨十二点是什么时辰| 松鼠尾巴像什么| 什么牌子洗发水好| 脑供血不足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来| 收缩压低是什么原因| 尉迟恭是什么生肖|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膀胱炎吃什么药|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头部图片

【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专题

时间:2025-08-05        来源:福建省老体协

省老体协组织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示范点创建工作调研

  为扎实推进“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提升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水平,加强基层老年人体育工作。省老体协于2025-08-05至29日赴宁德市、厦门市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示范点创建工作调研。省老体协领导,各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省直机关、高校、火车头老体协主席和秘书长参加了调研。

   5月25日至26日,调研组首站到达宁德市古田县。先后到凤埔乡西溪村、平湖镇玉库村“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示范点”考察调研。这两个村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分别是由两所中小学校园改建提升建成的,有门球、气排球、地掷球、柔力球、康乐大讲堂、棋牌、乒乓球室等,老年群众有的在听课、学唱歌,有的打球、做操、跳舞,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运动场景。大家边走边看边与健身群众亲切交谈。在与乡镇村干部座谈时,王美香主席充分肯定西溪、玉库村的经验和做法,她说,这两个村距离县城和乡镇较远,但人口多,且相对集中,并与周边几个行政村邻近,你们利用闲置的中小学校园校舍,通过上级支持和社会集资筹款,修建了门球场、地掷球场、气排球场和乒乓球、棋牌室等老年人健身场地设施,并设置了辅导站点,组织了辅导员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为本村和周边村老年群众提供服务,深得广大老年群众称赞,堪称大山里的"康乐家园",赋能"乡村振兴"。


   5月27日至28日,调研组赴厦门市集美区宁宝社区、思明区育秀社区、湖里区高殿社区考察调研。实地考察城市社区老年人体育组织、辅导站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情况。三个社区立足社区实际,积极探索“共建共享”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五联五圈”、“近邻共建、康乐共赢”的创建路子,取得积极成果。

   28日下午,调研组召开座谈会,省老体协副主席陈震主持会议,省老体协副主席马义英详细解读了示范点创建的具体要求。各设区市老体协主席先后汇报“康乐家园示范点”创建情况,并交流了创建经验、成果、问题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王美香主席讲话。她首先充分肯定了宁德市、厦门市在老年人康乐家园示范点创建工作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果。她说,省老体协坚持“重抓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要求。近三年,连续组织三次基层工作调研,先后在武平、宁化、集美召开基层调研座谈会,就加强城乡社区、村基层组织建设,健身项目培训推广,辅导站点、辅导员队伍建设,康乐家园创建等多项工作开展交流研讨,着力解决基层老年体育工作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当前老年体育工作进入了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老年人文体健身活动在城市和部分集镇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多样化、常态化,城市建设了一批体育公园、综合体育场馆设施和老年人体育项目设施,老年人体育健身的环境和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在偏远山区、城市社区的基层老年体育工作仍然薄弱,场地设施仍存在许多短板。省老体协要坚守老年人体育工作“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要求,为解决基层老年人体育工作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而积极努力。

   王美香说,我省“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自2015年启动,至今已走过10年历程。经过10年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果,创建“康乐家园”成为加强基层老年人体育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写入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8〕20 号),福建省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福建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等规范性政策文件。2021年永春会议之后,省老体协又与多个部门联合发文,就开展新一轮创建工作提出要求。2023年省老体协借鉴宁德市、三明市的理念和做法,提出创建“示范点”的要求。经过两年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是提升创建水平的有效措施。10年创建,收获满满。一是全面加强基层老体协的组织建设,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老年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二是践行为“健康老龄化”的服务初心,体现老体协组织的群众性和社会性;三是拓展老体协组织的作为空间,为"乡村振兴″战略赋能赋力。


   关于下一步工作,王美香提出五个“坚持抓创建”的要求,一要坚持凝聚共识,强化责任意识抓创建。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工作,要尽心尽责地为“健康老龄化”做贡献。 二要坚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抓创建。大家要克服松懈情绪,拓展思路,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突出的问题和困难。 三要坚持积极探索,开拓进取抓创建。宁德、厦门的经验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希望大家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出成果。 四要坚持有计划、有标准、有措施、有成果,扎实务实抓创建。各级老体协同志要有良好的服务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实情,解决问题,把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最后一公里作出贡献。五要坚持完善工作机制,资源融合,共建共享抓创建。要积极努力把老年体育工作嵌入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工作,充分利用行政资源、融合社会资源,做到因地制宜,共建共享,让老年人有“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高老年人的健康幸福指数。

   宁德市政府副市长刘笃凡,古田县副县长李杰、县文旅局局长余兰,厦门市体育局副局长杜新飞、市老体协班子成员,集美区副区长郑彦、区老体协主席范启德,湖里区副区长吕方、区老体协主席陈远志,思明区老体协主席韩静江在所辖地陪同调研。(文/赵申杰 图/省老体协、厦门市老体协)


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

为基层老年人体育工作注入生机活力

——在全国老年人体育工作培训班上的典型发言

福建省老年人体育协会

2025-08-05

根据培训班的安排,向各位学员汇报我省开展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全面加强城乡基层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实践与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提出与实践

2014年,省老体协开展农村老年体育工作调研,针对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文体设施滞后、文体活动开展不充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等现状,提出在全省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基层单位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活动建议并提出“六个有”的基本条件要求。该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认可和批示时任省委副书记于伟国批示:“省老体协十分关心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通过深入调研,提出开展创建‘老年人康乐家园’活动,这是一项实在实惠的民生工程,应予以重视和支持。”创建工作得到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2025-08-05,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印发《关于开展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意见》(闽体〔2015〕30号),提出了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省直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老体协组织积极作为迎难而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工作机制,用好行政和社会资源,推动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六个有”涵盖了基层老年人体育工作的组织、场地、队伍、活动、管理、保障六个要素。创建工作必须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尽责、协会组织、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方能打通基层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在省及各级老体协的积极建议和努力下,省政府将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纳入“十三五”“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体育发展专项规划、福建省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出台文件,明确要求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把老年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各市、县(区)和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要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及室内外活动场地,有条件的行政村、社区要建设老年人体育活动室、站(点)”“加强老年体育项目辅导员培训,推广、创新、普及老年健身项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老体协组织”“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将老年教育、老年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8〕20号)提出“要加大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创建力度,力争到2020年全省城乡创建率达到80%左右”各级党委政府将创建工作纳入相关规划明确任务要求、制定配套政策和奖励激励机制。福清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十个一”标准之一建立奖励基金,为创建工作提供奖励支持。厦门市把创建工作纳入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考评。泉州市政府实施“百村百座幸福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对村级老年人体育健身场设施建设提出“一室三场”(老年活动中心、气排球场、门球场、地掷球场)的要求。宁德市将创建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福建电力有限公司把创建工作与企业“四好活动中心”“敬老文明号”结合起来作为公司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是一项融老年人体育和老龄服务事业于一体的民生工作是立足基层、扎根乡村、社区,惠及广大老年群众的工作,是美丽乡村、文明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老龄化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坚持资源共享,融合发展,与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在实践中,各级老体协坚持与相关部门联合下文通知、联合评选表彰授牌;坚持与基层民生工作、养老服务、文化建设同频共振;与村幸福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乡镇文化站、精神文明实践站等共建共享。依托乡镇文化站,扩建新建老年人门球、气排球、地掷球等健身场地设施;在村幸福院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增设体育健身设施设备;将闲置的小学、村部改建改造为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等,补上体育健身设施的短板,不断满足老年群众体育健身服务需求。从2015年省体育局、老龄办、老体协联合行文下发通知,到2019年,省体育局、省民政厅、省卫健委、省委文明办、省老体协联合评选授牌;2021年省体育局、省委文明办、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老体协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的通知》,启动新一轮创建工作,省老体协始终借助行政部门的力量,共同推动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各级老体协努力争取和推动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有的设区市和县(市、区)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体育、民政、卫健、城建、文明办等多部门参与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工作检查指导和服务保障。泉州市募集社会资金数亿元,将“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建成融老年人学习、健身、娱乐、午餐、休息功能于一体的活动中心,村里老年人“康乐家园”学习、健身、娱乐,享受免费午餐。“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被老年人称为“爱心、孝心、暖心、放心、开心的温馨家园”

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是重在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全省各级老体协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倡导的“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工作下沉,深入基层,走进老年群体中问需于民,了解老年群众体育健身所需所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基层创建工作解难题、办实事,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和服务。省老体协通过组织专题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树立典型、交流经验等形式推进创建工作。2015年以来,先后在南平建阳区、泉州市洛江区、三明永安市、南平武夷山市厦门市及省直及行业系统召开推进、座谈会、现场会,交流创建经验。2019年组织各设区市老体协主席实地考察福清、大田、晋江、翔安四个县(市、区)的创建工作;2020年10月,在泉州市永春县召开创建工作研讨会,就创建工作的阶段性情况作分析总结全省创建工作的成果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探讨新一轮创建工作的思路和措施。2023年、2024年两次组织“四下基层”调研,将创建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在龙岩市武平县、三明市宁化县召开加强基层老年人体育工作座谈会,结合创建工作实践,提出在巩固创建率的基础上,开展创建示范点活动,强化服务功能,推进“康乐家园”从“六个有”向“六个好”提升。

各级老体协把创建“康乐家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示范引领,加大创建力度。厦门市、三明市、宁德市老体协坚持召开年度创建工作现场会、合力推进形成“政府牵头主导,各部门尽职尽责,社会组织努力工作,广大老年群众积极参与”的创建氛围,引导各级资金、措施向乡村倾斜。

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覆盖面广,工作量大。我们坚持省、设区市、县(市、区)三级联创,分级评选,动态管理,充分调动各级老体协的积极性和广大老年群众的参与热情。场地设施建设和经费保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资金支持。健身项目的推广普及、健身活动的组织、健身队伍的培训、健身站点的管理服务等创建工作由老体协承担。各级老体协在认真落实创建任务的同时,按照“六”标准,对申报的单位组织实地考察、筛选,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严格评审授牌,加强授后管理。2023年底,全省评县级以上“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单位达12361(其中省级1513个)创建覆盖率79.3%。省直机关及行业系统授牌的厅级单位“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217(其中省级160个);2023年评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示范单位93个。

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取得的积极成果,受到媒体关注。2025-08-05福建日报“要闻”版刊登题为《以创建康乐家园为抓手开创老年人体育工作新局面》的文章,指出创建工作先行先试,探索老年人体育事业均衡发展新模式;多元参与,激活老年人体育事业内生动力;以人为本,强化老年人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支撑体系;融合发展,开创老年人体育事业新局面。中国体育报2018年12月14日在“要闻”版予以转载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被评为2018年度福建省体育大事件之一。时任中国老体协常务副主席盛志国批示:“福建省老年人体育协会近年来创新性地开展了创建‘康乐家园’工作,在省体育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成效明显,为缓解老年体育活动设施供需不足,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全国老年体育工作有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二、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收获与思考

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激活了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各个要素,通过“六个有”的建设,使基层老年人体育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十年来,我省各级老体协以创建“康乐家园”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了基层老体协组织建设,推动了老年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加快了老年人健身项目推广普及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了老年人体育活动走进乡村社区,为基层老年人体育工作注入生机活力。

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推动了乡村体育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了乡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活跃了乡村体育文化,弘扬了敬老爱老文明乡风,提升了老年群众的幸福感,促进健康老龄化行动取得积极成果,也是老年人体育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基层单位老体协组织。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乡镇(街道)、村(社区)老体协组织在当地民政部门备案,主要负责人由在乡镇(街道)分管党政领导、村(社区)书记(主任)兼任,副职由退休或者退岗的乡、村干部担任,同时选配若干名热爱老年人体育活动、热心服务的志愿者(有村民、村两委成员、退休老师等)组成工作班子和辅导员队伍,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干事。对新成立的城市社区、农村调整区域划分后新形成的街镇同步成立老体协组织,实现基层老体协组织的有效覆盖。

通过创建活动,推动了基层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见实效。多年来,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缺少、简陋,一直是制约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因素。我们把场地设施建设列为创建活动的重头戏,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筹资”的原则,大力推动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提质量,改善健身环境和条件。各级政府将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在城市建设、旧城改造、美丽乡村建设中,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室)和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场馆。泉州市“百村百座幸福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2021年底,市、县、乡三级政府投入财政资金 6820万元,筹集社会资金亿元新建村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287座,总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提升门球场739片,气排球场894个,地掷球场619个,实现基层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全市现有各类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室)3108座,老年人体育场地人均室内面积2.6平方米,居全省首位福州市财政按市老年人口总数人均3元标准,每年安排资金400多万元,支持基层老年人体育设施建设。新建、改造提升门球场121片、气排球场135个、地掷球场89个、柔力球场119个。厦门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街(镇)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加快城镇社区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建设,至去年底,98.5%的街道(乡镇)建有“一室三场”,95%的社区建有“一室两场”。龙岩市上县自2015年起每年扶持30个薄弱村文体设施建设。历经十年的努力,适合老年人健身的门球、气排球、地掷球等场地遍布城乡,老年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体育健身的快乐。

通过创建活动,带动了乡村社区健身项目推广普及、辅导员培训、健身站点管理。2014年,我省制定辅导员培训计划,提出用五年时间,培训(复训)体育健身辅导员5万名,实现每100名老年人拥有1名辅导员。十年来,我们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分级培训管理,先后组织了16个大项、30多个小项的叠加重点培训,共培训(复训)老年体育健身辅导员5.8万多名,有1.1多万名辅导员、教练员、裁判员获得相应等级证书。为扩大辅导员队伍的覆盖面,更好地服务基层老年人体育活动,我们采取巡回培训、定点培训、合作培训、选送培训等多种形式,把辅导员培训、辅导站(点)建设、健身项目推广普及延伸到基层,送到乡村、社区,让老年人学技有人教、活动有人管,更好地满足基层老年群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通过创建活动,促进了基层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活动载体平台日益多元。组织、场地、队伍的建设,为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创造了条件,激发了老年群众的健身热情,为健身活动注入了生机和活力。2016年起,省老体协连续三年举办“千村万队有氧行进健身操乡村行”活动;2020年起,省老体协连续三年联合省广播影视集团等单位举办“舞动·福见”广场舞大赛,每年的两项大赛都有数百支队,1万多名老年人参赛,带动全省几十万人交流活动,覆盖广大农村社区。经过多年努力,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的四大类(球类、棋类、操舞类、太极健身气功等)得到广泛推广普及,各类健身项目的健身活动在山区乡村、城市社区随处可见。我省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老年人达378万人,占老年人人口的63.16%。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健身交流活动载体平台也不断完善并日益多元。省、设区市四年一届老健会全覆盖,50%以上县(市、区)部分乡镇(街道)也按期举办老健会。县级老健会的交流项目10个以上;乡镇级老健会交流项目从4至6个项目起步,逐步增加到8至10项目;地方传统体育项目和民俗文化项目也纳入老健会交流比赛。有的行政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定期举办老年人运动会、老年人健身节、趣味运动会,以康乐家园为单位参加的各种“康乐家园杯”交流比赛日益热烙。厦门市、漳州市的气排球、地掷地球活动异军突起,参加人多覆盖面广,成为一道靓丽的健身运动风景线,社区组织比赛就有十几支队伍参加。福清市高山镇、音西街道、龙田镇、三山镇每两年举办一届乡镇(街道)老健会,设置参赛项目十几个,参赛运动员数百人。

通过创建活动,促进了基层老体协组织各项工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辅导员培训、健身项目推广普及、健身活动组织、健身站点管理、资金筹措保障等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基层老体协组织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康乐家园”成为基层老体协组织的代名词。

十年努力,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取得丰硕成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赢得了广大老年群众的广泛称赞,吸引了广大老年人的积极参与。创建工作扎根基层,激活了老年人体育工作的神经末梢,为打通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作出了积极贡献。实践证明:创建工作是一项党委政府要求老年群众需求、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可为的工作,是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提高老年人体育人口比例的有效举措,是各级老体协加强基层工作的有力抓手。2022年11月,省委副书记罗东川在第十一届全省老健会开幕式上强调:“做好老龄工作,就必须做好老年人体育工作,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各级老体协要秉承‘献爱老心、架康乐桥’的服务宗旨,深入推进‘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建设,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让更多的老年人加入科学健身行列,使老年人更加健康长寿,为我省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应对挑战和难题,坚持不懈抓创建;坚持标准,力补短板,完善提升,强化服务功能,推动创建活动出新成果,为广大老年群众打造温馨家园。

    附件:“六个有”即:有一个好的班子,有一支好的队伍,有一个好的经费保障机制,有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有功能适用的体育健身场地,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福建省体育局、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等五家单位联合下发

《关于深入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的通知》

 

各设区市体育局、文明办、卫健委、民政局、老体协,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老体协,省直机关文明办,省直机关老体协及行业系统老体协:

 2015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各级体育、民政、卫健、文明办等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各级老体协努力履职尽责,全省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取得积极成果。截止至2019年底,全省获评县级以上“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乡镇(街道)、村(社区)8005(其中省级1156),机关、企事业单位198个,占全省基层单位的48.04%。这项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和延伸了群众体育“六边”工程,全面加强了基层老年人体育工作,推动了城乡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实现《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820号)文件中提出的“‘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达到80%左右的目标”要求,现对在全省继续深入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提出以下意见。

 一、坚持“六有”标准,确保活动质量

 实践证明“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六有”标准,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要素缺一不可。只有组织、队伍、场地、活动、管理、保障各个要素有机衔接、相互促进、充分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健身康乐家园的服务功能。通过对已获评的省级康乐家园的动态监测评估显示:部分康乐家园由于“六有”要件发展不充分、不协调,存在部分短板和弱项,制约了整体功能的提升。在新一轮的工作中,必须坚持标准,提高质量,必须坚持把“健身康乐家园”的服务功能、服务实效放在首位。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六有”标准,坚持因地制宜与保证质量相结合,坚持补齐短板与提升整体功能相结合,使之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切实可行。(具体条件见附件)

 二、坚持三级联动,动态管理

 实践证明: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面向基层、惠及广大老年群众,为城乡基层老年人体育工作注入了生机活力。要坚持“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人体育工作要求,继续在全省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省直机关、行业系统基层企事业单位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要坚持省、设区市、县(市、区)三级联动,分级评审,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落实“党政主导、部门尽责、协会组织、社会支持”的工作要求,各级文明办、民政、卫健、体育等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和指导“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开展,并与各级老体协联合开展评审工作,扩大覆盖面,提高获评率。要逐级评选,省级“康乐家园”从获得设区市、省直、行业系统的“康乐家园”中产生;设区市级“康乐家园”从获得县(市、区)的“康乐家园”中产生。要实行动态管理,加强监测评估,完善提升服务功能。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落实措施

(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责任意识。实践证明: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是实施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践行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文明新风的要求所在;是建设群众体育“六个身边工程”,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城乡协调发展有效措施;是积极应对老龄化,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升幸福感获得感的民生工作。各级各部门、各级老体协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发展老龄事业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大局出发,深化认识,强化责任,尽职尽责,积极作为。

(二)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各级老体协要认真贯彻落实闽政办〔201820号文件要求,将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纳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推动融合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实施意见,明确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考评奖励、落实职责等方面内容。要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对活动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各级财政要为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民政、卫健、文明办要把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纳入“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纳入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纳入行政村幸福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计划,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和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内容。各级体育部门要把“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纳入“十四五”体育发展专项规划和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全民健身运动模范县(市、区)创建内容。

(三)要着力补齐短板,加快老年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办发〔202036号)文件精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发挥优势,结合实际,加快构建现代老年人文体健身服务体系。要在建设全民健身工程上发力,补齐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不足的短板。

 各级体育部门要在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中加大基层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力度,要制定老年人气排球、门球、地掷球等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计划,先易后难,分批建设。在体育健身器材的配置中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要切实加强对开展康乐家园活动的指导和专项资金支持。

 乡镇(街道)要依托文体站补齐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短板,行政村(社区)要结合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完善老年人文体健身活动场地设施,配套文体健身器材。

 各级老体协要履行好老年人体育社会组织的职责,认真做好体育健身项目培训、推广、健身活动的开展和健身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要认真落实年度活动计划,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树立标杆,典型引领。要主动汇报工作情况,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对康乐家园的动态管理。

 各级各部门要对已获评的“康乐家园”单位进行认真评估,摸清情况,着力补齐短板,提升服务功能。对申请评选单位,要严格把关,坚持硬件软件“双达标”;对新纳入评选的单位,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四)要加大宣传,营造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融媒体,多渠道、多层面、多载体宣传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的积极意义和丰硕成果,表扬先进,树立典型。要动员吸引广大老年群众积极参与活动,发挥好主体作用。要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民族美德,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活动支持。要树立新时代文明新风,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老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附件: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达标条件(另见文件)

 

福建省体育局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福建省民政厅

福建省老年人体育协会

2021119

 

 

 

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实践与思考

——在全省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2025-08-05)

福建省老体协主席  王美香

 

同志们:

为更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有关加强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8〕20号)文件要求,总结交流五年来全省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成果和经验,推进新阶段的创建工作;经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省创建工作研讨会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实参观学习了永春县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经验。






一、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提出。

2014年,省老体协在开展农村老年体育工作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文体设施滞后、文体活动开展不充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等现状,提出在全省基层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活动,要求“康乐家园”达到“六个有”:有一个好的班子、有一支好的队伍、有一个好的经费保障机制、有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有功能适用的健身场地、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这项强基固本、接地气的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与肯定;2014年9月,时任省委副书记于伟国批示:“省老体协十分关心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通过深入调研,提出开展创建‘老年人康乐家园’活动,这是一项实在实惠的民生工程,应予以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也得到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成为实施群众体育“六边工程”的重要举措,成为各级老体协推进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2025-08-05,省老体协在年会上提出全面启动“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活动。1月19日,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印发《关于开展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意见》(闽体〔2015〕30号),明确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创建条件和工作要求。

二、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实践。

2015年至今,创建工作历经六个年头,各级老体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各项创建措施,推动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一)积极推动创建工作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尽责、协会组织、社会支持”的创建工作机制

省政府将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纳入《“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十三五”体育发展专项规划》、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和《福建省2018-2020年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各级党委政府也将创建工作纳入相关规划和相关文件,并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福州市制定了《福州市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规划(2016-2020)》,明确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福清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工作列入党政干部年度绩效考评内容,并把“康乐家园”创建作为新农村建设“十个一”标准中的一项。该市还建立了“康乐家园”奖励基金的激励机制,2017至2020年每年由市财政局拨款50万元给老体协,用于推动创建工作。厦门市由市体育局、文明办、老龄办等9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厦门市开展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的实施意见》。市文明办把“康乐家园”创建纳入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考评范围,在总分30分的测评指标中占2.5分。在创建工作中,厦门市各级财政发挥主渠道作用,强化资金保障。漳州市及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都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计划,增拨创建经费,推进创建工作。漳州市政府下拨80万元给市老体协作为启动资金。泉州市政府“十三五”期间继续实施“百村百座幸福工程”加快基层老年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每年补贴每个“康乐家园”活动经费2000元,强化村级老年活动中心的文体健身功能。宁德市人民政府将老年体育和创建“康乐家园”工作纳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并于2015年下发《关于印发宁德市开展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16年以来,连续年把创建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各县(市、区)财政预算安排经费670多万元用于创建活动。三明市将创建工作列入老龄、妇女、文化、城乡规划建设等工作中,纳入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各县(市、区)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以政府文件下发了创建“康乐家园”工作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对达标获牌单位都给予一定奖励补助。大田县给予被评定省级“康乐家园”的单位每个补助5万元,被评为市级的每个补助3万元,并延伸推动部分乡镇给予创建经费补助。南平市人民政府于2025-08-05下发南政综〔2017〕169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明确了创建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并将创建活动纳入新一届文明单位考评内容。龙岩市老体协会同市体育局、市委老干部局制定出台了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创建工作融入全民健身工程,做到“三纳入”: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群体工作考核,纳入经费预算。莆田市把创建工作纳入“幸福家园与美丽乡村”规划,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平潭综合实验区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创建工作。福建电力有限公司把创建“康乐家园”与本企业的创建“四好活动中心”、“敬老文明号”结合起来;把创建工作作为公司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计划、纳入经费预算,与公司各项重点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火车头、中水十六局、省地矿局、省邮电、省高校、省直机关等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各自的特点开展创建工作。

2018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8〕20号)提出要加大“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创建力度,力争到2020年全省城乡创建率达到80%左右。








(二)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完善提升服务功能

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是一项融群众体育和老龄服务事业于一体的民生工作是立足基层、扎根乡村、社区,惠及广大老年群众工作,是美丽乡村、文明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老龄化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践中,各级老体协努力争取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积极规划、建设、农村农业、城市管理、文明单位考评体系;纳入村幸福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纳入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形成资源共享、共同推进、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不断完善提升为老年群众服务功能。如在幸福院和日间照料中心增加文体活动设施建设和开展健身活动的要求。各级老体协加强了健身项目的培训推广和健身活动的组织,让更多的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和健身活动走进乡村、社区;健身展示交流活动形式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基层健身队伍不断发展,基层老体协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泉州市在创建工作中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成功之路。该市在实施“百村百座幸福工程”的基础上,让新建的数百座村级老年活动中心融老年人学习、健身、娱乐、午餐、休息功能于一体,成为爱心、孝心、暖心、放心、开心的老年人温馨家园。晋江市磁灶镇大埔村和英林镇嘉排村永春县苏坑镇嵩溪村、半林村和洋田村等都是这种模式,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都到“康乐家园”学习、健身、娱乐,享受免费午餐。“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真正成全村老年人养老、健身、快乐、健康的幸福家园。

(三)加强调研指导,开展交流学习。

五年来,各级老体协重视调查研究,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创建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深化认识和加大力度中扎实推进。

五年来我们先后多次组织调研检查,交流学习,召开专题会议,总结部署创建工作。2015年5月的“南平建阳会议”、2016年5月的“三明永安会议”和2016年9月召开的“省直及行业系统创建工作座谈会”。2017年6月省老体协在武夷山市召开的全省老年体育工作调研督查情况通报会上,也就创建工作的调研督查情况作了分析。2018年5月在厦门召开福建省“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工作座谈会交流学习2019年组织各设区市老体协主席实地考察福清、大田、晋江、翔安四个县(市、区)的创建工作。

在南平建阳区召开的省老体协基层工作暨创建“健身康乐家园”座谈会是一次交流加强基层老体协工作经验,动员部署“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活动的会议。会议提出5点要求:一是制定计划,明确五年目标及年度任务。二是把握“3+2”要素(组织、场地、活动+辅导员队伍、健身队伍),落实“六有”要求。三是把握标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四是用好“党政主导、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借力、共建“家园”。五是加强指导,培育典型。

2018年3月初至5月上旬,省老体协领导率调研组先后深入全省9个设区市的20个县(市、区)调研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情况。调研组深入45个乡镇(街道)、63个村(社区)及部分县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乡镇文化站,依据“六有”标准,以实地考察、阅看文档、个别交流、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研考察,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听取意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5月28日至30日,福建省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工作座谈会在厦门市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20号文件精神,总结交流全省创建“康乐家园”的成果和经验,着力打造群众体育“六个身边”工程,全面加强基层老年体育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深化对创建工作的认识,加大创建工作的力度。会议对2020年实现创建工作80%的覆盖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工作部署。“厦门会议”是对创建工作再认识再发力的会议,是创建工作的新动员新起点。会议之后全省掀起了创建工作的新热潮。

(四)认真评审授牌,坚持示范引领

五年来,通过省、设区市、县(市、区)三级联创,分别评审授牌,动态管理,完善提升“六有”标准等措施,全省创建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省老体协及各级老体协十分重视创建评审工作,按照“六有”标准,实地考察、筛选上报、认真审核。为了构建部门支持、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省老体协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参与评选工作,由2015年与省体育局、省老龄办联合行文,到2019年与省体育局、民政厅、文明办、卫健委联合评选;有的设区市还积极扩展到更多部门参与。截止2019年底,全省获评县级以上“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单位已达8005个,覆盖率48.04%。其中省级的1156个单位,占获评总数14.44%,覆盖率6.93%;设区市级的3687个单位,占获评总数的46.06%,覆盖率22.12%;县级8005个单位,覆盖率48.04%。

省直机关及行业系统获评省级“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160个单位,省直机关及行业系统自评的“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198个单位。

三、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成效。

(一)强化了基层老体协组织建设。

各级老体协以创建“康乐家园”为抓手,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老体协组织,努力实现老体协组织网络的有效覆盖。同时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基层组织模式,坚持资源融合共建共享,促进各项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有机结合,多位一体,凝聚合力。据2018年底统计,省、设区市、县(市、区)老体协组织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全省乡镇(街道)老体协组建率达到95.56%,村(社区)老体协组建率达到78.52%。特别是获得“康乐家园”称号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加强了老体协班子和队伍建设,做到了有人管事,有人干事。

(二)推动了老年人健身场设施建设。

五年来,全省各级老体协坚持不懈推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快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筹资”原则,把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幸福院、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建设了一批体育公园、休闲广场、健身步道,为老年人就近就便参加体育健身提供便利条件。福州、漳州、南平宁德市建成设施齐全的市级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莆田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已动工开建。

各级老体协以创建工作为抓手,着力推动基层老年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利用各种资源补充完善文体健身设施,使基层老年体育健身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泉州市的“百村百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建设,为创建“康乐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新建村(社区)老年体育活动中心267座,总面积达到192586平方米,投入资金总额约3.5亿元。其中,除市、县、乡镇各级财政配套补助资金 5620万元外,社会各界筹集资金近3亿元。该项目带动全市各县(市)掀起了自筹自建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和“三场”(门球场、气排球场、地掷球场)的热潮。据统计,全市现已建成各类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室)3104座,配套建设室外门球场739个,地掷球场619个,气排球场894个,其他活动场地648个,总建筑面积达126万多平方米,社会筹集的建设资金总额达12亿多元,基层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已达100%。

福州市财政按市老年人口人均3元,一年400多万元用于支持基层老年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厦门市把场所和设施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关键措施来抓,要求每个社区、行政村必须建有“一室、一场、一点”,室内外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漳州市政府对老年人体育健身场所建设提出“县级单位标准化、乡镇村居普及化”的工作目标,结合建设富美漳州、富美乡村统一规划建设,加大投入。五年来,宁德市、县两级投入经费8000多万元用于建设老年人体育活动场地。三明市永安、大田、沙县、宁化、将乐、建宁、泰宁、尤溪、明溪等县(市)县(市)老年人活动中心,都配套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龙岩市上县自2015年起每年扶持30个薄弱村文体设施建设。

据省体育局产业处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省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场地(含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公共绿地场所等)均面积达2.2平方米。












 

(三)加快了老年人健身项目普及推广和辅导员队伍的发展

针对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老年人口占比高的山区乡村文体健身活动少、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动匮乏的现状,创建工作坚持把培训推广一定数量的体育健身项目,拥有一定数量的健身团队和多项健身活动作为“六有”的重要内容。五年来,省市县老体协三级联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了传统项目、创新项目以及大众项目的培训推广交流,让更多的老年体育健身活动走进乡村社区,走到广大老年群众身边。近几年,省老体协举办有氧行进操、健身功气球、持杖健走、柔力球、健身气功、健身球操等项目培训班若干期。各设区市老体协举办各类培训班336期,促进更多的健身项目走进乡村社区。在沿海地区大部分县的乡村和山区的部分县的乡镇村,门球、气排球、地掷球、柔力球、太极拳剑、健身操(舞)等项目健康发展。特别是厦门市、漳州市的气排球、地掷球发展很快,一个社区都可以组织十几支队伍的交流比赛。泉州组织康乐家园之间的各类项目交流比赛。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与体育健身活动相结合,更加多姿多彩繁荣发展,各具特色。如闽西的客家民俗文化,闽东的畲族民俗文化,莆田的妈祖操、车鼓,漳州的大鼓凉伞,泉州的白鹤拳操、五祖拳操、拍胸舞,福州的渔健操,南平建瓯的挑幡,平潭的虎贲操以及各地的民间武术、舞龙舞狮等等,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据省体育科研所调查数据,2014年6月前我省普遍开展的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为29项,至2019年底增至60多项。

各级老体协持续实施辅导员培训五年计划,建立健全各级辅导站(点),积极探索多种培训方式,扩大培训规模,把辅导员培训、健身项目活动以量化指标纳入创建康乐家园的要求,以促进基层辅导员队伍、健身队伍建设,省老体协还制定了辅导员分级管理办法。五年来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覆盖了老年体育的16个大项、30多个小项。2014年至2019年上半年,省老体协办班培训辅导员、教练员、裁判员3315名,组织巡回培训4197名,与省健身气功协会合作巡回培训3118名,选派骨干参加中国老体协组织的项目教练员、裁判员培训238名。2018年省老体协培训辅导站负责人198名。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全省各级老体协培(复)训健身辅导员48000多名,辅导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也带动了健身队伍的发展。据省体育科研所2019年底统计,我省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老年人达308万,占全省老年人人口的63.96%。








(四)促进了健身活动载体的丰富多元发展。

随着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展示交流活动载体更加多元化。一是省、设区市和50%以上县(市、区)四年一届举办综合性的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会。二是部分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老年人运动会、老年健身节活动和社区趣味运动会等。三是各级老体协举办的各种单项交流展示。四是全国性和区域性健身项目交流展示。五年来,我省先后派出60多支队伍参加全国性或华东地区的赛事。五是省内设区市之间、县(市、区)之间的单项健身交流活动日益热烙,邻省边界县市之间交流活动也很频繁。六是海峡两岸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赛事稳步发展。近几年,各级政府开展的全民健身运动会也为各类老年人健身项目展示交流提供赛事平台。

省老体协连续年举办千村万队有氧行进健身操乡村行活动,集培训、推广、交流于一体,覆盖了广大农村和社区,全省城乡有几十万人参加此项活动。五年来,省老体协举办了五届老年人智力运动会,部分设区市和县(市、区)也举办了老年人智力运动会,为丰富基层老年人棋牌活动打造交流平台。

五年来,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得到我省各级党政、中国老体协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2025-08-05福建日报在“要闻”版刊登了题为《以创建康乐家园为抓手开创老年人体育工作新局面》的文章,指出创建工作先行先试,探索老年人体育事业均衡发展新模式;多元参与,激活老年人体育事业内生动力;以人为本,强化老年人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支撑体系;融合发展,开创老年人体育事业新局面。中国体育报也于2018年12月14日在“要闻”版刊登了这篇文章,给予创建工作很高评价。中国老体协常务副主席盛志国在福建省体育局上报的《以创建康乐家园为抓手,开创老年人体育工作新局面》材料上批示:“福建省老年人体育协会近年来创新性地开展了创建‘康乐家园’工作,在省体育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成效明显,为缓解老年体育活动设施供需不足,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全国老年体育工作有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2019年4月,“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被评为2018年度福建省体育大事件之一。

四、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在充分肯定我省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取得积极成果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存在问题和困难。一是任务重,压力大,2020年实现80%覆盖的目标要求差甚远。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且差距较大。既有山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也有同一地区县(市、区)之间的差距;既存在城镇社区与山区乡村的不平衡,也同样存在社区之间、乡村之间的不平衡。有的地方创建工作大踏步前进,大面积覆盖成效显著;有的地方工作力度不足,成效甚微三是政府投入不足,硬件场地建设滞后。四是老体协组织主动作为不够,软件成短板。硬件的设施建设没有资金投入,软件的培训和活动也没搞起来。场地设施简陋或空白,新的健身项目没有推广到基层,健身活动单一、匮乏的现状没有明显改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是认识不到位,工作缺位。这种现象既反映在党政领导、相关部门,也反映在老体协组织自身。

通过调研检查,我们对已省级“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称号单位的“六有”达标情况作了分析评估2019年底全省获得省级称号的单位共1156个。其中属于第一梯队:软硬件均达标,老体协组织较健全,发挥职能作用较好,具有一定规模的辅导员队伍和数支老年人健身项目队伍,老年人健身项目培训与活动经费保障较好,有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和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功能比较齐全并基本能满足本地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场地(所),具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约30%。属于第二梯队:基本符合“六有”要求,但硬件有短板或软件有短板,场地、组织、队伍三要素发展不充分,有部分弱项,约50%左右。属于第三梯队:硬件软件均有短板,弱项突出,低标准对标“六有”要求,约20%左右

剖析第二梯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硬件上,有少量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但比较简陋且单一;室内外场所面积小、功能少,不能满足老年人健身活动需要。软件上,老体协班子成员分工不明确,履职不到位,有乡镇(街道)、村(社区)负责老体协具体工作的常务副主席一问三不知;创建工作任务不明确,措施不落实;缺乏人才,体育健身辅导员培训、健身项目推广、健身活动开展较少,多以民间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为主

五、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历经六年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果,得到了党的肯定,赢得了广大老年群众称赞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多重社会价值亦充分体现。面对成绩和问题,实践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下一步怎么办?在此,谈谈想法和建议与大家共酌。

(一)深化认识,强化责任,克服畏难情绪。

实践证明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是党委政府的要求,是老年群众需求,也是老年人体育协会的责任所在。它是一项党政所求、老年所需、老体协所为的惠及民生的工作,是实施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建设群众体育“六个身边工程”的要求所在。实践证明,创建工作扎根基层,有利于激活老年体育工作的神经末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提高老年体育人口比例的有效举措之一。“康乐家园”融老年文体活动与生活服务于一体,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幸福感获得感。实践证明,创建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实现了老体协组织自身建设与服务群众的双赢,使基层老体协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在调研中看到有的乡村、社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管理制度比老体协自身还健全完善。当然,现实也告诉我们,创建工作面临很大压力和诸多困难,而且越做难度越来越大,不少同志有畏难情绪,感到力不从心;基层情况千差万别,困难和问题也不尽相同,我很理解一部分同志的想法和情绪;但压力大不能成为我们不做的理由。各级老体协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健身项目的培训、推广、交流提高,促进老年人科学健身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规模化;一手抓创建“康乐家园”,把科学健身服务送到乡村、社区,促进老年人科学健身活动的充分开展,实现城乡老年人健身运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是健康老龄化的需要,也是老体协组织的职责所在。我想,“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纳入了政府相关规划,写进了政府相关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要求,配套了相应政策措施,“党政主导、部门尽责”的力度也将逐步加大各级老体协把创建工作融入大局,深化认识,强化责任,积极作为,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工作。我们有了创建工作的实践和经验,相信大家思路也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措施也会更加有针对性。

(二)健全机制,强化措施,重在行动。

我们这次在永春县召开研讨会,实地考察永春的经验,其根本的经验就是有一个“党政主导、部门尽责、协会组织、社会支持的创建工作机制。永春是泉州市的一个山区县,各方面条件不一定是最好,但创建“康乐家园”工作确实走在前头。各级老体协一定要以省政府20号文件为尚方宝剑,力推健全工作机制,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考评奖励、落实职责等方面加大力度,保证创建工作的开展。制定和完善创建工作计划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设区市和少数县(市、区)至今还没有制定明确的计划和年度工作要求,有的基层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创建工作的要求不甚了解,缺乏指导和协调推动,有的没有开展本级的创建、评选授牌。各级老体协要根据省政府20号文件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实施意见上报同级政府批准下发,先易后难,分批创建;对已制定计划并在实施的可以进一步调整完善。要用好相关政策,做好融合发展这篇文章,如纳入美丽乡村、文明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镇文体站建设,增加老年人体育健身的设施和丰富老年人健身活动;又如融入村老年人幸福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集老年人文化体育健身活动与养老服务于一体,共建共享。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实施健康养老的政策措施,将健康养老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积极构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此,各级老体协要主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将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入幸福院示范县建设、入全民健身模范市(设区市)县(市、区)创建之中,做到同频共振、功能互补、共建共享。要继续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创,分级评审授牌管理,不断扩大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县以上老体协要通过召开创建工作交流会,推广好经验,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三)坚持标准,力补短板,完善提升

“六有”标准是有机整体,不可或缺。各级要对获评的同级“康乐家园”单位进行认真分析评估,摸清情况,力补短板,该花的钱要花,该办的事要办,不能低标准走过场,不能像有的县(市、区)基层老年体育设施还停留在十年前的老水平,老年健身活动仍然单调匮乏。补短板,要真抓实干。各级老体协要对已授牌的“康乐家园”认真评估分析,属于第二梯队的,要对照“六有”要求,缺什么补什么,完善提升服务功能。属于第三梯队的,要按原定创建计划,全面加强硬软件建设,实现动态管理。对新列入创建的单位,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全省实现80%单位达到第二梯队以上标准。各级老体协要以创建“康乐家园”为抓手,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加快老年健身项目的推广普及和特色优势项目的培训提高,加强辅导员和健身骨干队伍建设,加快健身活动平台载体建设,为城乡老年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08-05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们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办发〔2020〕36号)文件,对完善健身设施建设顶层设计,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国务院文件的实施,将迎来群众体育更加蓬勃发展的春天。

老年体育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科学研判老年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聚焦创建工作重点与关键环节。要把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创建,毫不懈怠把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努力实现创建工作的新成果。

 




  中国体育报:

以康乐家园为抓手  福建老年人体育工作开创新局面

发表时间:2025-08-05

   从2014年开始,福建省正式启动面向基层的“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建设,搭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健的幸福家园。通过4年的实践,这项全国首创的做法为福建省成功探索出一条全面加强基层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新路。

   如今,遍布城乡的“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已经成为吸引、凝聚、服务老年人开展体育健身的重要阵地,宣传科学健身知识、交流健身经验的服务平台,展示老年体育事业和健康老龄化成果的窗口。

   先行先试,探索老年人体育均衡发展新模式

   面前厝是厦门市同安区新民镇柑岭村管辖的一个风光秀丽的小村庄。在这个充满勃勃生机的小自然村,活跃着一个令人向往的老年活动中心。

   聊天、泡茶、下棋、打球、唱歌、跳舞……如今,活动中心吸引着附近多个镇村、街道、社区的老年人慕名而来。

   2015年以来,福建省体育局、文明办、民政厅、老龄办、老体协联合开展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互动融合、共同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果。

   三年来,全省共授予“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6218个,其中授予省级1019个。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成为体育部门实施群众体育“六边工程”的重要举措,成为推进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成为惠及广大老年群众的一项民生工程。

   多元参与,激活老年人体育事业内生动力

   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将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纳入《“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十三五”体育发展专项规划》、新周期《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和《福建省2018-2020年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省体育局、老龄办、文明办与省老体协联合制定下发了创建工作评选意见;各级党委政府也将创建工作纳入相关规划和相关文件,并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

   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也成为撬动“康乐家园”创建的支点,更吸引了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各地区康乐家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想出了不少完善健身设施的“良策”:

    三明、宁德市有的行政村将村小学撤校并点的校舍、老旧祠堂、村集体公共用房进行改造,多种方式建设“康乐家园”;泉州市“百村百座”建设实际投入资金总额约2.5亿元,其中,社会筹集资金高达2.1亿余元,五年来,老年活动中心改扩建覆盖80%的村居,筹集社会资金8.5亿多元,老年人均体育健身场地1.2平方米,位居福建全省第一;武夷山市向有关部门申请将闲置的粮食仓库改造成老年人健身场所……

  以人为本,强化老年人体育健康支撑体系

   有一个好班子、有一支好队伍、有一个好的经费保障机制、有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和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有功能适用的健身场地、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老年人健身家园”创建过程中,福建省老体协提出了“六个有”的标准,这不仅是对标对表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均衡发展老年人体育事业的标尺,使老年体育工作目标更明确,任务更具体,内容更全面,资金更有保障,工作更规范,管理制度更健全,健身项目更丰富多彩,活动环境更优越。

    随着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展示交流活动载体更加多元化。福建省、设区市和50%以上县(市、区)四年一届举办综合性的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会,部分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老年人运动会、老年健身节活动和社区趣味运动会等,各级老体协举办各种单项交流展示,积极参与全国性和区域性健身项目交流展示。

    融合发展,开创老年人体育事业新局面

    随着一批批“康乐家园”投入使用,福建省老年人开展文体健身活动有了组织、有了阵地、有了各项保障,“我运动我快乐”也渐渐成为广大老年朋友关心的共同话题,真正过上“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健”的康乐生活。

   如今,福建省形成以体育部门牵头,民政、老龄办、文明办、老体协共同参与,主动融合规划、建设、农业、城市管理等部门,将康乐家园建设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考评体系,纳入“幸福院”、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形成资源共享、共同推进、融合发展。

   在乡镇街道、在行政村社区、在基层单位,“康乐家园”慢慢扎根,推动着养老事业均衡发展的同时,也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幸福福建建设、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发芽、开花、结果,丰富和延伸了老年体育工作“六边”工程,促进了老年人文体健身活动载体的多元化,开创了老年人体育事业的新局面。

   对于福建省老年人体育事业来说,“康乐家园”的建设只是刚刚开始,还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往下走。

   今年3月,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不断拓宽老年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渠道,加大“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创建力度,力争到2020年全省城乡“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率达到80%左右。(廖美样 肖榕  成稿于2018年)

 

 

以创建康乐家园为抓手   开创老年人体育工作新局面

来源:福建日报  2018.12


以面向基层的“康乐家园”为抓手,我省老年人体育事业逐步实现城乡均等。



“康乐家园”里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已经成为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体育工作,我省老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组织机构健全、活动阵地完善、城乡普惠均等,群众性老年健身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为更多老年人科学健身、科学养老、健康长寿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健康老龄化行动顺利推进。

    从2014年开始,我省正式启动面向基层的“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建设,搭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健的幸福家园。通过4年的实践,这项全国首创的做法为我省成功探索出一条全面加强基层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新路。

    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王美香说:“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是贯彻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措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补充,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群体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如今,遍布城乡的“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已经成为吸引、凝聚、服务老年人开展体育健身的重要阵地,宣传科学健身知识、交流健身经验的服务平台,展示老年体育事业和健康老龄化成果的窗口。

   先行先试,探索老年人体育事业均衡发展新模式 

   一首首动听的闽南乡剧歌曲伴随着优美的乐声激荡在美丽的小村庄,一群群欢乐的老人在面前厝康乐家园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夕阳红”。

   面前厝是厦门市同安区新民镇柑岭村管辖的一个风光秀丽的小村庄。在这个充满勃勃生机的小自然村,活跃着一个令人向往的老年活动中心。

    聊天、泡茶、下棋、打球、唱歌、跳舞……如今,活动中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老人康乐的好去处,吸引着附近多个镇村、街道、社区的老年人慕名而来。

    正是牢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基层这个老年人体育工作的“神经末梢”,一个个“康乐家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丰富了老年人体育工作的肌理,强健着老年人体育工作的体魄,这也是我省老年人体育事业先行先试结出的硕果。

   “与城市相比,乡镇(村)老体协组织有效覆盖不足、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少、健身项目单一、文体健身活动匮乏。”据省老体协秘书长兰福生介绍,2014年省老体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在基层开展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的意见和方案,“此举不仅在国内首创,而且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党政主导、部门尽责、协会组织、社会支持、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体育工作方针,全面加强基层老年体育工作”。

    2015年以来,省体育局、文明办、民政厅、老龄办、老体协联合开展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幸福院建设、文明乡镇、文明社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互动融合、共同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三年来,通过省、设区市、县(市)区三级联创,全省共授予“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6218个,其中授予省级1019个。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成为体育部门实施群众体育“六边工程”的重要举措,成为推进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成为惠及广大老年群众的一项民生工程。

    多元参与,激活老年人体育事业内生动力 

   近年来,省政府将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纳入《“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十三五”体育发展专项规划》、新周期《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和《福建省2018—2020年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省体育局、老龄办、文明办与省老体协联合制定下发了创建工作评选意见;各级党委政府也将创建工作纳入相关规划和相关文件,并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

   在纳入了政府相关规划之后,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成为党政主导、部门尽责的民生工作之一,同时也激活了社会共同参与的热情,激活了老年人体育事业的内生动力。

    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也成为撬动“康乐家园”创建的支点,更吸引了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各地区康乐家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想出了不少完善健身设施的“良策”:

    三明、宁德市有的行政村将村小学撤校并点的校舍、老旧祠堂、村集体公共用房进行改造,多种方式建设“康乐家园”;

    享有“全国敬老模范村”的东山县陈城村,采取社会兴办、多方筹资的办法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干部带头捐款、村民发动捐资、村民义务投工投劳、村里无偿出让地块等方式,共筹资35万元,建成一座450平方米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和8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供老年人健身活动,被评为省级“康乐家园”;

    泉州市“百村百座”建设实际投入资金总额约2.5亿元,其中,社会筹集资金高达2.1亿余元。五年来,老年活动中心改扩建覆盖80%的村居,筹集社会资金8.5亿多元。老年人均体育健身场地1.2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一。不仅如此,泉州的一些热心乡贤企业家还纷纷慷慨解囊,为老年活动中心的留守老人提供免费午餐的经费。

   武夷山市向有关部门申请将闲置的粮食仓库改造成老年人健身场所……

   务实、创新,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对于“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来说,只有多元参与,才能不断推进老年人健身工作均衡发展。

   以人为本,强化老年人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支撑体系 

   有一个好班子、有一支好队伍、有一个好的经费保障机制、有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和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有功能适用的健身场地、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老年人健身家园”创建过程中,省老体协提出了“六个有”的标准,这不仅是对标对表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均衡发展老年人体育事业的标尺,使老年体育工作目标更明确,任务更具体,内容更全面,资金更有保障,工作更规范,管理制度更健全,健身项目更丰富多彩,活动环境更优越。

    针对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老年人口占比高的山区乡村文体健身活动少、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动匮乏的现状,创建工作坚持把培训推广一定数量的体育健身项目,拥有一定数量的健身团队和多项健身活动作为“六有”的重要内容。三年来,省市县老体协三级联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了传统项目、创新项目以及大众项目的培训推广交流,让更多的老年体育健身活动走进乡村社区,走到广大老年群众身边。

    随着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展示交流活动载体更加多元化。省、设区市和50%以上县(市、区)四年一届举办综合性的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会;部分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老年人运动会、老年健身节活动和社区趣味运动会等;各级老体协举办的各种单项交流展示;积极参与全国性和区域性健身项目交流展示。

    此外,各级老体协以创建“康乐家园”为抓手,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老体协组织,努力实现老体协组织网络的有效覆盖。同时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基层组织模式,坚持资源融合共建共享,促进各项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有机结合,多位一体,凝聚合力。

    如今,通过“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的抓手,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让更多的老年人都能加入一个团队、热爱一项运动、享受一份快乐、收获一种健康。

   融合发展,开创老年人体育事业新局面

    随着一批批“康乐家园”投入使用,我省老年人开展文体健身活动有了组织、有了阵地、有了各项保障,“我运动我快乐”也渐渐成为广大老年朋友茶余饭后关心的共同话题,真正过上“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健”的康乐生活。

    如今,全省形成以体育部门牵头,民政、老龄办、文明办、老体协共同参与,主动融合规划、建设、农业、城市管理等部门,将康乐家园建设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考评体系;纳入“幸福院”、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形成资源共享、共同推进、融合发展。

    在乡镇街道、在行政村社区、在基层单位,“康乐家园”慢慢扎根,推动着养老事业均衡发展的同时,也融入了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幸福福建建设、融入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发芽、开花、结果,丰富和延伸了老年体育工作“六边”工程,强化了自身建设与服务老年群众的有机结合,促进了老年人文体健身活动载体的多元化,开创了老年人体育事业的新局面。

    嵌入“十三五”国家发展大格局,老年人体育被赋予促进素质教育、文化繁荣、社会包容、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等多重价值。

    对于我省老年人体育事业来说,“康乐家园”的建设只是刚刚开始,还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往下走。

    今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不断拓宽老年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渠道,加大“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创建力度,力争到2020年全省城乡“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率达到80%左右。

    王美香表示,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丰富和延伸了老年体育工作“六边”工程,全面加强了基层老年体育工作。未来,要坚持一手抓丰富提升老年人健身活动,一手抓“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满足老年人群体不断增长的精神文体需求,提高老年人健康指数,为健康福建建设多做贡献。.

附件下载

主办:福建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办    承办: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闽ICP备15018124号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980号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南平东路72号
邮编:350012    电子邮箱:fjltx2009@126.com

995是什么意思 小狗不能吃什么 膻是什么意思 降钙素原高说明什么 润滑油可以用什么代替
叶赫那拉氏是什么旗 什么是机械表 dg是什么牌子 手汗多是什么原因 息斯敏又叫什么药名
mrr是什么意思 脸上有痣去医院挂什么科 蛋蛋疼是什么原因 口腔溃疡是缺什么 头疼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盆腔炎有什么明显症状 血压高有什么症状 脾阳虚吃什么药 什么叫换手率 狗咬到什么程度需要打针
97年的牛是什么命hcv8jop3ns1r.cn 阴到炎用什么药好得快hcv8jop5ns6r.cn 什么宽带网速快又便宜hcv9jop5ns5r.cn 傻白甜什么意思hcv9jop1ns6r.cn 一阵一阵的胃疼是什么原因xjhesheng.com
梦见找对象是什么意思hcv7jop9ns1r.cn 什么假什么威hcv7jop5ns3r.cn 恐龙吃什么hcv8jop1ns0r.cn 肃穆是什么意思hcv8jop7ns2r.cn 芥蒂是什么意思hcv8jop8ns2r.cn
91年什么命hcv7jop6ns2r.cn 鸽子配什么煲汤最好hcv8jop1ns7r.cn 什么是心梗hcv9jop1ns9r.cn 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是什么意思hcv7jop6ns5r.cn 11号来月经什么时候是排卵期hcv9jop5ns9r.cn
小孩吃什么水果好hcv8jop4ns3r.cn 下巴两边长痘痘是什么原因hcv8jop0ns0r.cn 橘子是什么季节的水果hcv8jop6ns6r.cn 贪心不足蛇吞象什么意思hcv7jop4ns8r.cn 做梦梦到捡钱是什么征兆hcv7jop5ns4r.cn
百度